语文要素: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,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。
功夫:做事情所耗费的时间或精力。
随遇而安:不论处于什么环境,都能安然自得,感到满足。
慎重:谨慎认真,不轻率。
八、课文(一)古诗三首《暮江吟》唐·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吟: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。
瑟瑟:这里指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。
诗意:傍晚时分,快要落山的夕阳,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诗意: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,从侧面看是巍峨耸立的山峰,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看庐山,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。
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正身处在庐山之中。
1.为什么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(用诗句回答)2.从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”体会到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,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。
3.从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”体会到想要全面的看问题,就要跳出局部。
阁:同“搁”,放下。
逊:不及,比不上。
诗意: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,谁也不肯服输。
这可愁坏了诗人,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。
其实,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,而雪花却输给梅花带来的一段清香。
从这首诗中,我体会到了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,正所谓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。
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,而且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的观察,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。
茎上长叶柄的地方,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—触着墙—变成小圆片—巴住墙—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—使它紧贴在墙上—如此循环,一脚脚往上爬。
(三)《蟋蟀的住宅》作者:法布尔(法国)1.课文围绕蟋蟀住宅讲了(住宅特点)和(修建住宅)两方面内容。
(7—9自然段)修建过程:先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,再长时间修整。
修建时间:从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。
使用工具:用前足扒土,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大块的土块,用后足踏地,用锯把泥土推到后面,倾斜地铺开。
”蟋蟀仅用那样简单的工具,就可以建造出那么安全、舒适、精致的住宅,与那样简单的工具相比,这样的工程无疑是“伟大的”。
1.用眼不当:长时间看电子产品、读写姿势不正确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读写等。
3.外力伤害:在进行危险活动时,对眼睛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。
(二)保护视力小建议1.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,注意读写环境。
2.锻炼身体,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提升自身免疫力。
3.保持营养均衡,不挑食。
5.在做危险活动时,做好眼睛的防护工作。
6.多做户外运动,眺望远方,让眼睛放松。
7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用脏手触碰眼睛。
述(最多18字十一、语文园地(一)交流平台1.细致的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的细节,持续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。
2.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,还要用耳朵听,用心想。
(二)日积月累气象谚语1. 立了秋,把扇丢。
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,八月天气由热变冷,乍热乍冷,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的规律,有的人穿着单薄,有的人裹得严实。
3.夏雨少,秋霜早。
夏天如果雨水少,秋天的秋霜期就会提前。
4. 八月里来雁门开,雁儿脚上带霜来。
5. 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要穿棉。
6. 八月暖,九月温,十月还有小阳春。
长江中下游地方,在农历的八九月还是很温和,甚至十月份的时候天气还温暖如春,俗称“小阳春”。